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,不怕网址被屏蔽了
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,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
25-11-28
之技?”
众人交头接耳,疑虑与震撼交织。有人忽然压低声线,带着一丝狂热:
“你们难道没注意?那位大使举止从容,眼神俯瞰之姿,简直比咱们的天皇陛下还要威严。他不过弱冠之龄,却气象万千,真可谓人中之龙啊!若说句大逆不道的话,他……他简直就是少年天子。”
此言一出,旁人皆倒吸一口凉气。有人急忙捂住同伴的嘴,四下张望,生怕让这话传出去惹祸。可那心底的震撼,却如潮水般再也压不下去。
“可是……他身后的女子是谁?”
终于有人小声问出众人心中同样的疑惑。众人目光追随而去,只见我身后的四女气度各异,却无一不是艳绝之姿。
黑蔷薇如雪肤妖姬,红眸冷冽,端坐之间宛若一尊血色雕像,艳丽与肃杀并存;牡丹丰腴雄健,肤色如小麦般健康,金色双眸闪耀,仿佛随时能化身为烈焰红龙,压迫感扑面而来;金盏漆黑的马尾垂落肩头,瞳孔冷淡如金属光泽,没有一丝情绪波动,却因那份完美的比例与冰冷的威仪,反倒更显出非人的妖冶之美;凤仙九尾轻曳,粉发如霞,狐耳微颤,眸光媚态横生,笑容里既有狡黠的灵动,又带着宠物般的依恋与妖媚。
她们并立于我身后,如同四种截然不同的极致美感凝聚在一处。冷艳、炽烈、机械、狐媚——每一种气质都足以摄人魂魄。哪怕是最不敢直视的馆驿随从,此刻也忍不住屏息凝神,仿佛见到的不是凡世女子,而是随同天神降世的四位星宿女神。
“这等姿色,若在宫中,足可封后妃。”有人咽了咽口水,声音因激动而发颤,“可她们的衣裳风格怪异,分明不像唐朝的宫装。再者,大唐自古不许女子参政,怎会让她们随行出使?”
“难道是他的妻室?”有人轻声揣测,“年纪轻轻,便有四位夫人,且姿容各不相让。远渡重洋还携家眷同行,此等待遇,世所罕见。”
另有一人摇头,目光炯炯:
“你们难道不懂?这正是证明——证明大唐已臻至无上的富强与安稳。想必在他们的国度里,舟车若流,飞船可行于天,就如我等乘坐牛车马车一般寻常。既无风浪之险,自无性命之忧,所以大使方才敢携妻室远渡重洋来此……”
此言一出,众人俱静。四下寂然,只有风掠过廊柱,吹得纸灯微微摇曳。
“若真如此,那大唐岂非已超凡入圣?”有人喃喃,眼中满是敬畏,“飞船横空,家眷随行,凡此种种,已非我等所能想象。”
“也难怪他气度如此。”另一人低声应和,“那般镇定从容,仿佛看我们时,心底带着几分怜悯与轻蔑。就像看野人一般。”
“嘘!”有人急忙阻止,却见同伴面色潮红,语气几近癫狂:“你们不觉得吗?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天命所在!若真是大唐皇帝派来的使者,他一言一行,足以决定倭国的命运!”
言语愈发激烈,却因惶恐,不敢放大声音。所有窃语都被压抑在木柱与纸障之间,汇成一股暗流,涌动在馆驿的空气里。我端坐在偏厅内,茶盏轻轻碰在几案上,声如玉击。廊下的低语虽未直入耳中,却似被我尽数洞悉。我眼神不动,唇角却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。我很清楚——这就是力量带来的效果。“惊魂号”在魔法和技术层面的领先已足以镇压一切怀疑,我的气度更令这些人不敢妄测真伪。至于花妃们的存在,那些人终会给出最合理的解释:大唐强盛,远超想象,凡他们难以理解之物,皆会被冠以“天命”二字。
此刻的馆驿,表面宁静如水,实则已被震撼与揣测填满。每一个目光投来,都在暗暗承认——这位从天而降的大唐使臣,已然超越了他们的天皇,成了高悬在头顶的一片天。
我入驻驿馆不过片刻,馆驿的下人们便匆匆奔走,仿佛大水冲入平原,四散而出。不多时,一个身着深紫狩衣的中年官员快步而来。他身材清瘦,眉目狭长,眼神微垂,举止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精明。步履声未至,恭谨的笑意已先挂在脸上。
他在我面前停下,俯身深揖,声音温润而郑重:
“唐国大使远涉重洋,不辞辛苦,臣——中臣赖信,中纳言,奉旨前来探望。”
那官僚深深一揖,动作精确到毫厘不差,仿佛每一寸躬身都在暗暗考量分寸。他的声音温润,带着一丝刻意压抑的颤抖,那是面对未知时的谨慎与敬畏。我目光淡淡一扫,未开口,先端坐。黑蔷薇与牡丹一左一右分立,凤仙与金盏略退半步,气势各异。赖信眼角余光扫过她们,心底暗暗一惊,却仍维持着恭顺的笑容。
“阁下远道而来,舟楫非凡,非是凡俗之技,真乃神迹。”他抬起头,眼神含着探询的光芒,“敢问大使阁下,此行……可是奉皇帝圣旨?又是历经几月风波才抵达我倭国?”
我微微一笑,眼神一沉,缓声开口:
“正是奉大唐天子之命而来。只是并未耗时几月。自长安启程至此,不过两日一夜。”
话音落下,厅中一片寂静。赖信神色一僵,随即眼眸骤然一缩,仿佛被雷击中。
“两日?!”他下意识失声,继而抿紧嘴唇,险些失礼。他额角已渗出细汗,声音微颤:“此话……当真?自古以来,我邦遣唐使往返,皆需数月乃至半年,途中风浪不测,尸骨无数……阁下竟只行两日,便自长安至平安京?”
他语声虽低,却已惊得在场的随从屏息凝神。我不答,反倒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锦囊。略一晃动,袋口光影流转,仿佛内里自成乾坤。片刻后我从中取出一枚鲜嫩欲滴的桃子,递至赖信眼前。
那桃子拳头大小,色泽红润,表皮光滑饱满,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。最关键的是——它的鲜嫩水润,仿佛刚刚自长安宫苑的御园里采摘而下,绝不可能是放置了数月的水果该有的样子。
“此物可作凭证。”
我语气淡然,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。赖信怔怔凝视,目光里先是狐疑,随后骤然一变。若真是经月长途,即便以密封之术保存,此物也必然失色枯萎,怎会饱满如初?他颤抖着伸手接过,手指触及果皮的那一瞬,几乎能感受到其中丰盈的汁水在流动。
“这……这……”赖信呼吸急促,喉结上下滚动,眼神震骇中夹杂着无法掩饰的敬畏,“大唐……果真掌握了凌越海天的神术……”
他猛地低头,再度深揖,额头抵地,声音几近失控:
“臣有眼无珠,冒昧多言!大使远来,诚乃天地奇迹!”
驿馆的偏厅内,烛影摇曳,空气静得连水滴声都显得分外刺耳。中臣赖信端坐在下首,面色恭谨,却早已被我先前的桃子一击震撼得失魂落魄。此刻,他手心沁出细汗,双肩微颤,额角仍隐隐浮着细密的汗珠。
我看在眼里,唇角淡淡一勾。忽然开口,声音不大,却如雷霆般敲击在他心底:
“赖信卿。”
他猛地抬头,又立刻垂下,低首应声:
“臣在!”
我眸光冷冽,缓缓道:
“你既奉命前来探望我,想必是要辨明真假。那么——是否要检查我的通关文牒,或者其他手续文件?”
第二十二章(下) 水晶圣谕的唐使威震,芍药忍姬暗藏杀机,黑蔷薇杀意隐忍血海
这句话一出,厅内的空气骤然凝固。仆役们伏在地上,大气不敢出。赖信整个人先是一僵,随即如遭雷击般慌乱摆手,连声道:
“不敢!不敢!大使阁下身份尊贵,万万非臣等可以怀疑!臣不过一介小吏,哪有胆量去质问大唐天子所派钦差的凭证?!”
他几乎是连连叩首,额头贴在榻榻米上,声音因颤抖而破碎。我看着他这副模样,却只是静静抿了口茶,轻笑一声:
“很好。但既然你亲至此处,总不能空手而归。若你上奏天皇,却说连我的凭证都未见过,你也未免失职。”
赖信身子一震,抬起头来,眼神中闪过挣扎与惶恐。他深吸一口气,强压心中惊惧,声音小心翼翼:
“阁下……臣……臣确未曾见过天朝上国的通行文书,然若能一睹,实乃三生有幸。若大使愿开恩,让臣长长见识,臣……臣此生无憾!”
他说到最后,竟带上一丝颤声,像是跪求神明显灵。我哈哈一笑,眸光凌厉,带着几分戏谑与寒意:
“好啊,既然你如此渴求,那我便让你见识见识我的‘通行令牌’。”
赖信连忙再度伏地,声音激动:
“多谢大使开恩!”
我缓缓伸手入怀。厅内顿时鸦雀无声,仿佛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黑蔷薇冷冷注视,双眸血光隐现;牡丹肩背如山般挺立,似在为我撑起无形的屏障;金盏双目闪烁冷光,扫描般凝视着赖信的动作;凤仙则狡黠地眨了眨眼,九尾微微摇曳,仿佛在期待着好戏上演。
赖信心跳如鼓,眼角余光捕捉到我伸手取出的东西——那是一枚巴掌大小的黑色水晶方块,晶莹剔透,边角分明,却又泛着奇异的光泽。他眼神骤缩,脑海里疯狂翻检所知的一切,却找不到任何能对照的物什。心底只有一个念头:
这恐怕也是天朝独有的神物!
我低头,指尖轻轻在水晶表面一划。随着“嘀”的一声轻响,方块忽然亮起。青白色的光芒在厅内骤然绽放,映得纸障上的花鸟图案瞬间褪色,众人齐齐惊呼,却又慌忙伏地,不敢抬头。
赖信双目圆睁,呼吸急促。他瞪大眼睛,看着那方块上浮现出的影像:屏幕之中,一个端坐龙椅的男子衣冠整肃,龙袍金纹熠熠,容貌威严,眉目间气势如山海。哪怕只是影像,他的目光仍仿佛透过空间直射人心,叫人头皮发麻。
赖信猛然认出——这分明与百年前遣唐使带回的唐皇画像极为相似!那眉宇,那威仪,绝非人力可以伪造。
下一瞬,画中人张口,声音沉雄,掷地有声:
“朕,唐皇,特遣左金吾卫中郎将、鸿胪寺少卿、御史中丞顾行舟前来倭国,以示友好之意。沿途官员,不得为难。”
声音洪亮,宛如从九天之上传来,震得厅中木梁微颤。赖信只觉胸膛一热,几乎窒息。
“啊——!”
他猛地跪地,额头狠狠砸在榻榻米上,声泪俱下,口中连声呼喊:
“陛下神威!天朝上国!吾等万死不敢阻拦!大使殿下,臣有眼无珠,请恕罪恕罪!”
说着,他整个人伏在地上,浑身发抖,额头已经磕得红肿,却仍不敢停。随从们更是吓得六神无主,一个个俯身叩首,口中称颂“天子神明”,竟有人泣不成声。屏幕上的影像不过片刻便消散,水晶小方块重新归于漆黑。可赖信却仍旧一动不动,宛如对着那块黑屏也在顶礼膜拜。
我淡淡一笑,将“手机”随手收起,目光不经意扫过在场诸人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。
我缓缓开口,声音不高,却足以击碎每个人的心防:
“这便是我的通行令牌,所呈现的影像便是大唐帝国天子口谕——如今得见,可算得上满足了你的‘小小心愿’?”
赖信抖若筛糠,拼命磕头,声音沙哑而狂热:
“满足!满足!臣此生得见天颜,已是三世修来之福!大使威仪,天皇见之,必当惊惧五内,诚惶诚恐!”
我轻笑,不再多言。黑蔷薇的唇角勾起一抹冷笑,凤仙娇声嗤笑,牡丹的拳头微微一握,金盏的双眼却闪过一道精密的冷光,似乎在计算此刻全场人的脉搏与呼吸频率。
厅外风声猎猎,纸灯微颤。驿馆之内,却已然成为神国的殿堂。
自此,日本朝廷再无人敢对我的身份提出质疑。
驿馆偏厅内,烛影斜映。茶汤尚热,袅袅蒸气氤氲在空气里。中臣赖信额角汗珠尚未褪尽,躬身而坐,神色毕恭毕敬,却在不易察觉的眼神深处闪烁着某种犹疑与惊惧。我手指轻叩几案,发出均匀的声响,像是敲打心弦的鼓点。片刻后,我淡淡一笑,缓声开口:
“赖信卿,方才你也听闻了我朝天子的圣谕。正如陛下所言,今次出使倭国,并无苛求政事之意,只因自上次遣唐使回返,两国已久无交流。天子登基以来常感念此事,忧两国邦谊日渐疏远。适逢天机院新近铸成一艘奇舟,名曰——惊魂号。”
我说到这里,目光缓缓掠过四女花妃,声音低沉而庄重:
“此舟本为试验之器,既然能承天御风,遨游九万里,陛下便命我一并驾之东行,前来探望。所谓‘友邦’,便该如比邻。此行正是携礼来与贵国天皇一见,以叙旧谊,并无他求。”
话音落下,厅中鸦雀无声。赖信垂首不语,却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声。
“惊魂号”三字一出,他的脊背就像被冷风刺透,真的如同灵魂也被我的话语震慑到了——大唐果然仍旧沿袭华夏文风,名号古雅而气象万千,可偏偏落在他耳中时,却比刀剑更凌厉。
他心底波澜翻涌。
大唐……大唐啊!
昔日倭国自律令、衣冠、文字、佛理,无一不以唐为圭臬。彼时尚觉天朝虽然博大,吾邦追随亦能拾级而上。可今日眼前所见,却如梦魇般撕开幻象:
飞船两日千里!
从长安直抵平安京,不见风浪,不闻呐喊,若真是如此,天下海路之险对唐人已无半分意义。
圣谕凭空显现!
小小一块水晶,竟能照映天子容颜,传达旨意,声音有力,宛若圣驾亲临。若真是如此,哪还需什么节度使、什么勘合?唐皇一声令下,便可越山河,直入臣下心魂。
赖信的唇角微微颤动,冷汗自鬓角滴落——这已不是单纯的大国与小国之别,而是文明与蒙昧的裂缝,是如同人类对野兽般的碾压!
赖信深知,这一差距将摧毁倭国赖以自傲的一切。即便今日顾大使言辞温和,说只是邻里叙旧,但那份从容淡定的姿态,已昭示出真实的含义:
倭国在唐皇眼中,不过是邻家小儿,偶尔串门而已。
赖信胸膛起伏,几乎喘不过气。他勉力稳住心神,艰难抬首,额头抵在榻榻米上,声音沙哑:
“唐王仁厚,大使殿下远涉重洋而来,实乃倭国之大幸……承天翔凤,真乃天人之器。臣……臣必将此番教诲原原本本禀奏陛下,使君王知晓大唐皇恩,感怀不尽!”
我笑意不减,举盏抿茶,语气平淡:
“如此甚好。赖信卿,你便代我转告天皇——顾某此来,唯愿畅叙旧谊。若能得一面之缘,便不虚此行。”
赖信伏首应声:
“谨遵大使之命。”
他声音发颤,却不敢再多言。我端坐偏厅,茶汤微凉,烛火跳动。那中纳言赖信仍伏首于榻榻米上,神情恭谨,呼吸渐渐恢复平缓。我忽然神色一缓,似不经意般开口:
“方才舟行半空,俯瞰城中,见得彩棚高张,街市喧腾。鼓乐与歌舞如潮,张灯结彩,几乎举城同庆。赖信卿,可知今日是何喜事?”
我语调轻淡,像是随口一问,却落在赖信耳中无异于天问。他一愣,旋即连忙俯身,恭声答道:
“回禀大使——今日乃陛下大婚之日。圣上迎娶新后,三日庆典,举国同欢。街头所见张灯结彩,正是为此。”
他说到此处,停顿半晌,目光闪烁,仿佛在心中权衡,最后还是压低声音补了一句:
“只是……与大使阁下亲临此邦相比,陛下大婚亦不过小事耳——若大使有意,婚期亦可延后,以优先恭迎阁下。”
此话一出,厅中空气骤然凝固。花妃们皆微微动容。黑蔷薇红瞳一眯,唇角掀起冷笑;牡丹目光一炽,拳头轻轻捏响;金盏神色冷漠,眼底光华闪烁,仿佛立刻在计算“延后婚典”的政治含义;唯有凤仙粉眸含笑,狐尾轻曳,眼波流转间,似乎在玩味这倭国臣子如何自轻自贱。
我心中一笑,却面色不改,只淡淡摇首,正声开口:
“岂能如此!婚丧嫁娶乃人生大礼,陛下大婚,关乎宗庙与社稷,关乎国祚与人心。此等大事,岂能因我一介使臣而有所延误?若因我坏了贵国好日子,岂非折损我天朝之德音?”
话音铿然,似钟磬敲响。赖信猛然一震,额头再度贴地,声音急切:
“大使言之极是!是臣愚昧,差点误了大礼!陛下大婚固然不可耽搁,只是……大使莅临我邦,实为百年未有之盛事。臣实在惶恐,生怕礼数有缺,担不起这份罪过。”
我抬手轻轻一按,做个宽慰之势,语气温和,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
“赖信卿,放心便是。我既奉天子之命来此,本为修好而来,并无咄咄逼人之意。既然如此,天皇自当先行完婚。至于召见使臣之事,延后数日亦无妨。此间空闲,我正好得以在贵邦游览一番,领略风土人情,也算不虚此行。”
赖信抬首,眼神一滞,旋即又猛然低下,连声称是,心头却愈发惊惶。他已听出我话外之意——我把此行视作寻常串门之举,而非隆重使命。可正因如此,他的背脊却更是被我吓得冷汗浸透,手脚抖如筛糠。
我说的轻松,好像真的只是顺便再此游览踏青,不问政事,可倘若我真在此地游玩时遭遇了不测,无论是匪盗行凶,抑或宵小暗害,哪怕只是偶然的流血受伤,对倭国而言都将是灭顶之灾——有史记载,自汉以来天朝常有使臣远赴异域,肆意而行,纵情作威。若有他国敢辱没天使,哪怕只是杀伤一人往往便引来天兵问罪,国祚倾覆。
过去尚有沧海阻隔,风涛险恶,尚能自欺为藩篱。可如今大唐新创飞天之舟,两日便可横越万里海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
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://m.diyibanzhu2.my
众人交头接耳,疑虑与震撼交织。有人忽然压低声线,带着一丝狂热:
“你们难道没注意?那位大使举止从容,眼神俯瞰之姿,简直比咱们的天皇陛下还要威严。他不过弱冠之龄,却气象万千,真可谓人中之龙啊!若说句大逆不道的话,他……他简直就是少年天子。”
此言一出,旁人皆倒吸一口凉气。有人急忙捂住同伴的嘴,四下张望,生怕让这话传出去惹祸。可那心底的震撼,却如潮水般再也压不下去。
“可是……他身后的女子是谁?”
终于有人小声问出众人心中同样的疑惑。众人目光追随而去,只见我身后的四女气度各异,却无一不是艳绝之姿。
黑蔷薇如雪肤妖姬,红眸冷冽,端坐之间宛若一尊血色雕像,艳丽与肃杀并存;牡丹丰腴雄健,肤色如小麦般健康,金色双眸闪耀,仿佛随时能化身为烈焰红龙,压迫感扑面而来;金盏漆黑的马尾垂落肩头,瞳孔冷淡如金属光泽,没有一丝情绪波动,却因那份完美的比例与冰冷的威仪,反倒更显出非人的妖冶之美;凤仙九尾轻曳,粉发如霞,狐耳微颤,眸光媚态横生,笑容里既有狡黠的灵动,又带着宠物般的依恋与妖媚。
她们并立于我身后,如同四种截然不同的极致美感凝聚在一处。冷艳、炽烈、机械、狐媚——每一种气质都足以摄人魂魄。哪怕是最不敢直视的馆驿随从,此刻也忍不住屏息凝神,仿佛见到的不是凡世女子,而是随同天神降世的四位星宿女神。
“这等姿色,若在宫中,足可封后妃。”有人咽了咽口水,声音因激动而发颤,“可她们的衣裳风格怪异,分明不像唐朝的宫装。再者,大唐自古不许女子参政,怎会让她们随行出使?”
“难道是他的妻室?”有人轻声揣测,“年纪轻轻,便有四位夫人,且姿容各不相让。远渡重洋还携家眷同行,此等待遇,世所罕见。”
另有一人摇头,目光炯炯:
“你们难道不懂?这正是证明——证明大唐已臻至无上的富强与安稳。想必在他们的国度里,舟车若流,飞船可行于天,就如我等乘坐牛车马车一般寻常。既无风浪之险,自无性命之忧,所以大使方才敢携妻室远渡重洋来此……”
此言一出,众人俱静。四下寂然,只有风掠过廊柱,吹得纸灯微微摇曳。
“若真如此,那大唐岂非已超凡入圣?”有人喃喃,眼中满是敬畏,“飞船横空,家眷随行,凡此种种,已非我等所能想象。”
“也难怪他气度如此。”另一人低声应和,“那般镇定从容,仿佛看我们时,心底带着几分怜悯与轻蔑。就像看野人一般。”
“嘘!”有人急忙阻止,却见同伴面色潮红,语气几近癫狂:“你们不觉得吗?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天命所在!若真是大唐皇帝派来的使者,他一言一行,足以决定倭国的命运!”
言语愈发激烈,却因惶恐,不敢放大声音。所有窃语都被压抑在木柱与纸障之间,汇成一股暗流,涌动在馆驿的空气里。我端坐在偏厅内,茶盏轻轻碰在几案上,声如玉击。廊下的低语虽未直入耳中,却似被我尽数洞悉。我眼神不动,唇角却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。我很清楚——这就是力量带来的效果。“惊魂号”在魔法和技术层面的领先已足以镇压一切怀疑,我的气度更令这些人不敢妄测真伪。至于花妃们的存在,那些人终会给出最合理的解释:大唐强盛,远超想象,凡他们难以理解之物,皆会被冠以“天命”二字。
此刻的馆驿,表面宁静如水,实则已被震撼与揣测填满。每一个目光投来,都在暗暗承认——这位从天而降的大唐使臣,已然超越了他们的天皇,成了高悬在头顶的一片天。
我入驻驿馆不过片刻,馆驿的下人们便匆匆奔走,仿佛大水冲入平原,四散而出。不多时,一个身着深紫狩衣的中年官员快步而来。他身材清瘦,眉目狭长,眼神微垂,举止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精明。步履声未至,恭谨的笑意已先挂在脸上。
他在我面前停下,俯身深揖,声音温润而郑重:
“唐国大使远涉重洋,不辞辛苦,臣——中臣赖信,中纳言,奉旨前来探望。”
那官僚深深一揖,动作精确到毫厘不差,仿佛每一寸躬身都在暗暗考量分寸。他的声音温润,带着一丝刻意压抑的颤抖,那是面对未知时的谨慎与敬畏。我目光淡淡一扫,未开口,先端坐。黑蔷薇与牡丹一左一右分立,凤仙与金盏略退半步,气势各异。赖信眼角余光扫过她们,心底暗暗一惊,却仍维持着恭顺的笑容。
“阁下远道而来,舟楫非凡,非是凡俗之技,真乃神迹。”他抬起头,眼神含着探询的光芒,“敢问大使阁下,此行……可是奉皇帝圣旨?又是历经几月风波才抵达我倭国?”
我微微一笑,眼神一沉,缓声开口:
“正是奉大唐天子之命而来。只是并未耗时几月。自长安启程至此,不过两日一夜。”
话音落下,厅中一片寂静。赖信神色一僵,随即眼眸骤然一缩,仿佛被雷击中。
“两日?!”他下意识失声,继而抿紧嘴唇,险些失礼。他额角已渗出细汗,声音微颤:“此话……当真?自古以来,我邦遣唐使往返,皆需数月乃至半年,途中风浪不测,尸骨无数……阁下竟只行两日,便自长安至平安京?”
他语声虽低,却已惊得在场的随从屏息凝神。我不答,反倒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锦囊。略一晃动,袋口光影流转,仿佛内里自成乾坤。片刻后我从中取出一枚鲜嫩欲滴的桃子,递至赖信眼前。
那桃子拳头大小,色泽红润,表皮光滑饱满,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。最关键的是——它的鲜嫩水润,仿佛刚刚自长安宫苑的御园里采摘而下,绝不可能是放置了数月的水果该有的样子。
“此物可作凭证。”
我语气淡然,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。赖信怔怔凝视,目光里先是狐疑,随后骤然一变。若真是经月长途,即便以密封之术保存,此物也必然失色枯萎,怎会饱满如初?他颤抖着伸手接过,手指触及果皮的那一瞬,几乎能感受到其中丰盈的汁水在流动。
“这……这……”赖信呼吸急促,喉结上下滚动,眼神震骇中夹杂着无法掩饰的敬畏,“大唐……果真掌握了凌越海天的神术……”
他猛地低头,再度深揖,额头抵地,声音几近失控:
“臣有眼无珠,冒昧多言!大使远来,诚乃天地奇迹!”
驿馆的偏厅内,烛影摇曳,空气静得连水滴声都显得分外刺耳。中臣赖信端坐在下首,面色恭谨,却早已被我先前的桃子一击震撼得失魂落魄。此刻,他手心沁出细汗,双肩微颤,额角仍隐隐浮着细密的汗珠。
我看在眼里,唇角淡淡一勾。忽然开口,声音不大,却如雷霆般敲击在他心底:
“赖信卿。”
他猛地抬头,又立刻垂下,低首应声:
“臣在!”
我眸光冷冽,缓缓道:
“你既奉命前来探望我,想必是要辨明真假。那么——是否要检查我的通关文牒,或者其他手续文件?”
第二十二章(下) 水晶圣谕的唐使威震,芍药忍姬暗藏杀机,黑蔷薇杀意隐忍血海
这句话一出,厅内的空气骤然凝固。仆役们伏在地上,大气不敢出。赖信整个人先是一僵,随即如遭雷击般慌乱摆手,连声道:
“不敢!不敢!大使阁下身份尊贵,万万非臣等可以怀疑!臣不过一介小吏,哪有胆量去质问大唐天子所派钦差的凭证?!”
他几乎是连连叩首,额头贴在榻榻米上,声音因颤抖而破碎。我看着他这副模样,却只是静静抿了口茶,轻笑一声:
“很好。但既然你亲至此处,总不能空手而归。若你上奏天皇,却说连我的凭证都未见过,你也未免失职。”
赖信身子一震,抬起头来,眼神中闪过挣扎与惶恐。他深吸一口气,强压心中惊惧,声音小心翼翼:
“阁下……臣……臣确未曾见过天朝上国的通行文书,然若能一睹,实乃三生有幸。若大使愿开恩,让臣长长见识,臣……臣此生无憾!”
他说到最后,竟带上一丝颤声,像是跪求神明显灵。我哈哈一笑,眸光凌厉,带着几分戏谑与寒意:
“好啊,既然你如此渴求,那我便让你见识见识我的‘通行令牌’。”
赖信连忙再度伏地,声音激动:
“多谢大使开恩!”
我缓缓伸手入怀。厅内顿时鸦雀无声,仿佛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黑蔷薇冷冷注视,双眸血光隐现;牡丹肩背如山般挺立,似在为我撑起无形的屏障;金盏双目闪烁冷光,扫描般凝视着赖信的动作;凤仙则狡黠地眨了眨眼,九尾微微摇曳,仿佛在期待着好戏上演。
赖信心跳如鼓,眼角余光捕捉到我伸手取出的东西——那是一枚巴掌大小的黑色水晶方块,晶莹剔透,边角分明,却又泛着奇异的光泽。他眼神骤缩,脑海里疯狂翻检所知的一切,却找不到任何能对照的物什。心底只有一个念头:
这恐怕也是天朝独有的神物!
我低头,指尖轻轻在水晶表面一划。随着“嘀”的一声轻响,方块忽然亮起。青白色的光芒在厅内骤然绽放,映得纸障上的花鸟图案瞬间褪色,众人齐齐惊呼,却又慌忙伏地,不敢抬头。
赖信双目圆睁,呼吸急促。他瞪大眼睛,看着那方块上浮现出的影像:屏幕之中,一个端坐龙椅的男子衣冠整肃,龙袍金纹熠熠,容貌威严,眉目间气势如山海。哪怕只是影像,他的目光仍仿佛透过空间直射人心,叫人头皮发麻。
赖信猛然认出——这分明与百年前遣唐使带回的唐皇画像极为相似!那眉宇,那威仪,绝非人力可以伪造。
下一瞬,画中人张口,声音沉雄,掷地有声:
“朕,唐皇,特遣左金吾卫中郎将、鸿胪寺少卿、御史中丞顾行舟前来倭国,以示友好之意。沿途官员,不得为难。”
声音洪亮,宛如从九天之上传来,震得厅中木梁微颤。赖信只觉胸膛一热,几乎窒息。
“啊——!”
他猛地跪地,额头狠狠砸在榻榻米上,声泪俱下,口中连声呼喊:
“陛下神威!天朝上国!吾等万死不敢阻拦!大使殿下,臣有眼无珠,请恕罪恕罪!”
说着,他整个人伏在地上,浑身发抖,额头已经磕得红肿,却仍不敢停。随从们更是吓得六神无主,一个个俯身叩首,口中称颂“天子神明”,竟有人泣不成声。屏幕上的影像不过片刻便消散,水晶小方块重新归于漆黑。可赖信却仍旧一动不动,宛如对着那块黑屏也在顶礼膜拜。
我淡淡一笑,将“手机”随手收起,目光不经意扫过在场诸人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。
我缓缓开口,声音不高,却足以击碎每个人的心防:
“这便是我的通行令牌,所呈现的影像便是大唐帝国天子口谕——如今得见,可算得上满足了你的‘小小心愿’?”
赖信抖若筛糠,拼命磕头,声音沙哑而狂热:
“满足!满足!臣此生得见天颜,已是三世修来之福!大使威仪,天皇见之,必当惊惧五内,诚惶诚恐!”
我轻笑,不再多言。黑蔷薇的唇角勾起一抹冷笑,凤仙娇声嗤笑,牡丹的拳头微微一握,金盏的双眼却闪过一道精密的冷光,似乎在计算此刻全场人的脉搏与呼吸频率。
厅外风声猎猎,纸灯微颤。驿馆之内,却已然成为神国的殿堂。
自此,日本朝廷再无人敢对我的身份提出质疑。
驿馆偏厅内,烛影斜映。茶汤尚热,袅袅蒸气氤氲在空气里。中臣赖信额角汗珠尚未褪尽,躬身而坐,神色毕恭毕敬,却在不易察觉的眼神深处闪烁着某种犹疑与惊惧。我手指轻叩几案,发出均匀的声响,像是敲打心弦的鼓点。片刻后,我淡淡一笑,缓声开口:
“赖信卿,方才你也听闻了我朝天子的圣谕。正如陛下所言,今次出使倭国,并无苛求政事之意,只因自上次遣唐使回返,两国已久无交流。天子登基以来常感念此事,忧两国邦谊日渐疏远。适逢天机院新近铸成一艘奇舟,名曰——惊魂号。”
我说到这里,目光缓缓掠过四女花妃,声音低沉而庄重:
“此舟本为试验之器,既然能承天御风,遨游九万里,陛下便命我一并驾之东行,前来探望。所谓‘友邦’,便该如比邻。此行正是携礼来与贵国天皇一见,以叙旧谊,并无他求。”
话音落下,厅中鸦雀无声。赖信垂首不语,却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声。
“惊魂号”三字一出,他的脊背就像被冷风刺透,真的如同灵魂也被我的话语震慑到了——大唐果然仍旧沿袭华夏文风,名号古雅而气象万千,可偏偏落在他耳中时,却比刀剑更凌厉。
他心底波澜翻涌。
大唐……大唐啊!
昔日倭国自律令、衣冠、文字、佛理,无一不以唐为圭臬。彼时尚觉天朝虽然博大,吾邦追随亦能拾级而上。可今日眼前所见,却如梦魇般撕开幻象:
飞船两日千里!
从长安直抵平安京,不见风浪,不闻呐喊,若真是如此,天下海路之险对唐人已无半分意义。
圣谕凭空显现!
小小一块水晶,竟能照映天子容颜,传达旨意,声音有力,宛若圣驾亲临。若真是如此,哪还需什么节度使、什么勘合?唐皇一声令下,便可越山河,直入臣下心魂。
赖信的唇角微微颤动,冷汗自鬓角滴落——这已不是单纯的大国与小国之别,而是文明与蒙昧的裂缝,是如同人类对野兽般的碾压!
赖信深知,这一差距将摧毁倭国赖以自傲的一切。即便今日顾大使言辞温和,说只是邻里叙旧,但那份从容淡定的姿态,已昭示出真实的含义:
倭国在唐皇眼中,不过是邻家小儿,偶尔串门而已。
赖信胸膛起伏,几乎喘不过气。他勉力稳住心神,艰难抬首,额头抵在榻榻米上,声音沙哑:
“唐王仁厚,大使殿下远涉重洋而来,实乃倭国之大幸……承天翔凤,真乃天人之器。臣……臣必将此番教诲原原本本禀奏陛下,使君王知晓大唐皇恩,感怀不尽!”
我笑意不减,举盏抿茶,语气平淡:
“如此甚好。赖信卿,你便代我转告天皇——顾某此来,唯愿畅叙旧谊。若能得一面之缘,便不虚此行。”
赖信伏首应声:
“谨遵大使之命。”
他声音发颤,却不敢再多言。我端坐偏厅,茶汤微凉,烛火跳动。那中纳言赖信仍伏首于榻榻米上,神情恭谨,呼吸渐渐恢复平缓。我忽然神色一缓,似不经意般开口:
“方才舟行半空,俯瞰城中,见得彩棚高张,街市喧腾。鼓乐与歌舞如潮,张灯结彩,几乎举城同庆。赖信卿,可知今日是何喜事?”
我语调轻淡,像是随口一问,却落在赖信耳中无异于天问。他一愣,旋即连忙俯身,恭声答道:
“回禀大使——今日乃陛下大婚之日。圣上迎娶新后,三日庆典,举国同欢。街头所见张灯结彩,正是为此。”
他说到此处,停顿半晌,目光闪烁,仿佛在心中权衡,最后还是压低声音补了一句:
“只是……与大使阁下亲临此邦相比,陛下大婚亦不过小事耳——若大使有意,婚期亦可延后,以优先恭迎阁下。”
此话一出,厅中空气骤然凝固。花妃们皆微微动容。黑蔷薇红瞳一眯,唇角掀起冷笑;牡丹目光一炽,拳头轻轻捏响;金盏神色冷漠,眼底光华闪烁,仿佛立刻在计算“延后婚典”的政治含义;唯有凤仙粉眸含笑,狐尾轻曳,眼波流转间,似乎在玩味这倭国臣子如何自轻自贱。
我心中一笑,却面色不改,只淡淡摇首,正声开口:
“岂能如此!婚丧嫁娶乃人生大礼,陛下大婚,关乎宗庙与社稷,关乎国祚与人心。此等大事,岂能因我一介使臣而有所延误?若因我坏了贵国好日子,岂非折损我天朝之德音?”
话音铿然,似钟磬敲响。赖信猛然一震,额头再度贴地,声音急切:
“大使言之极是!是臣愚昧,差点误了大礼!陛下大婚固然不可耽搁,只是……大使莅临我邦,实为百年未有之盛事。臣实在惶恐,生怕礼数有缺,担不起这份罪过。”
我抬手轻轻一按,做个宽慰之势,语气温和,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
“赖信卿,放心便是。我既奉天子之命来此,本为修好而来,并无咄咄逼人之意。既然如此,天皇自当先行完婚。至于召见使臣之事,延后数日亦无妨。此间空闲,我正好得以在贵邦游览一番,领略风土人情,也算不虚此行。”
赖信抬首,眼神一滞,旋即又猛然低下,连声称是,心头却愈发惊惶。他已听出我话外之意——我把此行视作寻常串门之举,而非隆重使命。可正因如此,他的背脊却更是被我吓得冷汗浸透,手脚抖如筛糠。
我说的轻松,好像真的只是顺便再此游览踏青,不问政事,可倘若我真在此地游玩时遭遇了不测,无论是匪盗行凶,抑或宵小暗害,哪怕只是偶然的流血受伤,对倭国而言都将是灭顶之灾——有史记载,自汉以来天朝常有使臣远赴异域,肆意而行,纵情作威。若有他国敢辱没天使,哪怕只是杀伤一人往往便引来天兵问罪,国祚倾覆。
过去尚有沧海阻隔,风涛险恶,尚能自欺为藩篱。可如今大唐新创飞天之舟,两日便可横越万里海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